下腹坠痛
检查

相关检查

腹部血管超声检查

急性下腹坠痛诊断:

对急性下腹痛者应仔细、认真地询问病史,包括有无停经史,阴道流血史,腹痛的部位、性质、放射痛及贫血等史。再结合内诊和B超、妊娠试验、后穹窿穿刺、下腹X线平片等辅助诊断。必要时应作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术。  

急性下腹坠痛的检查包括:  

(1)一般检查: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面容,心肺等检查。  

(2)腹部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望、触、叩、听诊检查。望诊时需注意腹部形态,妇产科方面以腹部膨隆为多见,若为腹水,则腹部形似蛙腹,腹部膨隆以两侧为主;若为卵巢肿瘤引起,则腹部膨隆以中央隆起为主;若为妊娠子宫,则子宫轮廓明显,宫底处如球形;双角子宫宫底部呈马鞍形,单角子宫则宫底偏向一侧突出。触诊应检查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及反跳痛,有无肿块。盆腔炎症特别是盆腔腹膜炎时,检查腹肌紧张,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内出血时,腹肌紧张不显著,腹部压痛点往往是病变所在处,如炎症处、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破裂处、卵巢肿瘤蒂扭转、肿瘤破裂或穿破处;妊娠子宫破裂处,每于腹壁下方可清楚地触到胎儿,子宫往往于胎儿之一侧。此外,尚需常规检查肝、脾等。叩诊时应区别肠管鼓响所在处及有无移动性浊音,尤其在鉴别巨大卵巢肿瘤与腹水时常用,前者肠管往往被肿瘤挤在腰肋部,叩诊时该区可呈鼓响:后者由于肠管漂浮于腹水中,往往在腹中部呈现鼓响区。听诊则用于听胎心音、肠鸣音等。  

(3)肛诊、双合诊、三合诊检查:检查阴道穹窿有无饱满及触痛,宫颈有无举痛及移动痛,盆腔有无肿块及压痛,附件有无增厚及压痛。  

辅助检查疑诊由腹腔内出血引起的腹痛,可通过腹腔穿刺、后穹窿穿刺或B型超声诊断仪协助诊断。如穿刺出不凝固血液,应考虑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所致的出血;如疑诊肿瘤穿破的出血,应作涂片检查找恶性瘤纽胞;如为脓性液体应考虑脓肿或化脓性盆腔炎或腹膜步。疑诊肿瘤蒂扭转引起的出血,通过B型超声诊断仪多可协助诊断。如为炎症引起的腹痛,可通过末梢血白细胞检查协助诊断。此外,也常应用腹腔镜检查、妊娠试验,X线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等。  

慢性下腹坠痛诊断:

慢性下腹坠痛多系慢性子宫颈炎、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瘀血症、子宫后位、子宫脱垂,子宫肥大症等所致。  

患者长期出现下腰背痛、下腹痛,于性生活,月经期、排便时加重,或有排尿困难,尿频,白带多,应考虑慢性子宫颈炎,通过阴道检查、宫颈粘液涂片或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若下腹部疼痛常恒定在月经前7天时开始,逐渐加重至行经结束,则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  

如果患者主诉盆腔有重坠感、下腰痛及腹股沟处牵引感,应考虑子宫脱垂。妇科检查见阴道下段有下垂的宫颈或宫颈突出于阴道口外,则可确诊。  

经产妇,特别为三产以上患者,若于月经期出现下腹坠痛、腰骶痛,平时白带多,月经量过多,应考虑子宫肥大症。妇科检查除子宫一般性胀大至约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外,别无其他阳性发现。  

若患者长期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并于劳累、性交后、排便时或月经前后加剧,加上有时低热、疲乏无力、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应考虑慢性盆腔炎。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子宫骶骨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盆腔瘀血症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痛或下腹坠痛,久立、劳累,性交后或临近月经期加重,常伴有月经量及白带增多。外阴及阴道可呈紫蓝色,有时有静脉曲张:子宫颈肥大软,略呈紫蓝色等。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