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异物
检查

相关检查

眼球及眼眶检查法 眼科检查

1. 依据特征性表现诊断:

明确外伤史十分重要。有些患者明确有眼眶穿通伤病史即可诊断;但有些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否认有外伤史;也有的患者穿通伤口经结膜,被出血和水肿遮蔽,初诊时被漏诊,或伤口已愈合一段时间后,发生眶蜂窝织炎、眶脓肿或瘘管,应高度怀疑眶内异物,必要时应提醒患者是否有外伤史。

眶周瘘管形成 反复的蜂窝组织炎及瘘管形成,应高度怀疑眶内植物性异物。对瘘管进行冲洗时,有时可有异物排出。

2.X线检查:

可以显示金属异物,但对石块、玻璃、塑料及植物性异物均不显影。

2. 超声检查:

对球内异物有独到之处,因眼球内玻璃体为无回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异物阳性率很高。但异物与眼眶脂肪均为强回声体,且对声能衰减,只有近球壁的较大异物或异物周围出血、肉芽肿,有低回声区才能被发现。在临床上植物性异物被超声发现率较低。

3. CT扫描:

CT扫描:据实验金属异物CT值大于+3000H,玻璃CT值+300~600Hu,塑料CT值0~20Hu,木质CT值‑199~50Hu。CT对眼眶深部或浅部金属异物均能显示,可显示的最小体积是:钢0.14 mm,铜0.09 mm,铅1.69 mm,而木1.57mm。因金属密度远远高于眶内脂肪,反差大,易被发现,常出现放射性伪影.影响对异物准确定位。对于邻近球壁的异物确定其在球内或球外有一定困难;对于眶内多个异物,较大异物的伪影可以遮蔽较小异物。植物性异物其CT值为负值,在脂肪也为低密度的背景内异物显示不明确,甚至异物达2.5mm×2.5cm仍不能显示。在异物周围形成肉芽肿或纤维包膜后,其纤维壁CT值高,表现为高密度。如异物较大,周围有出血,肉芽高密度区对比,植物异物显示为低密度区。当异物较小时,由于异物被组织液浸湿和体积平均的结果,很难显示出异物。如木质异物内有其他高密物,如铅笔,则可显示。

4. MRI检查:

对眶内非磁性异物、特别是植物性异物的显示优于CT。眶内脂肪为高信号而异物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在T1WI易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