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碘缺乏:
我国古代就知道用海藻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近代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研究,1895年有人证明碘和甲状腺有密切关系。1923年发明微量碘定量测定法之后,对甲状腺疾病和碘代谢的关系才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经过对自然环境中水、土、农产品碘含量的分析,证明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水、土、食物中碘的含量不足和因此导致的膳食中碘摄入量减少是此病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碘缺乏学说为全世界所公认。国内调查资料也支持碘缺乏学说。196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分析了陕西省七个地区60个水样含碘量,发现饮水含碘量越低,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越高。河北省的调查也证明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
碘缺乏并不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惟一的致病原因。有些严重的甲状腺肿流行区,水、土、粮食及蔬菜中碘含量并不低;有的病区通过食盐加碘防治后患病率虽显著降低,但最后剩下的10%就不易再下降了。这部分患者不一定都是已经明显纤维化结节型或混合型患者,而不少是弥漫型轻度患者。这就使人想到还有其他致甲状腺肿物质。目前知道的约有上千种这样的物质。
1、某些蔬菜:如白菜、油菜和萝卜等在一定条件下有致甲状腺肿的作用;只用卷心菜饲养家兔,甲状腺可比正常肿大10倍。因为这类蔬菜有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物质。中非的扎伊尔和马来西亚等国甲状腺肿的流行是由于那里的居民长期大量食用木薯后产生含氰化物的葡萄糖昔内源性释放硫氰酸盐的缘故。
2.硫脲衍生物:如硫脲、硫脲嘧啶、氨基硫脲及甲基硫基咪唑等它们的致甲状腺肿作用在于抑制碘化物在甲状腺内的浓集,并促进碘化物从甲状腺内释放,也能抑制碘与酪氨酸的结合。其机理可能是SCN“与I有相似的克分子体积及电荷,在SCN一与I一竞相进人甲状腺细胞内的条件下,I受到相对的排挤,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3.无机阴离子:如氟化物、硫氰化物、硝酸盐、氯酸盐、过氯酸盐及次氯酸盐等,均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并可使甲状腺迅速释放出碘。
4.芳香族化合物:如间苯二酚、对羟基苯丙酮、橙皮碱等对甲状腺也有抑制作用。此外,钴、钼缺乏,锰、钙增多以及水源污染等因素均可使甲状腺肿大。
三、遗传因素或自身免疫因素:
遗传或自身免疫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中起辅助作用早已被提出,但尚未被进一步证实。同处一个外环境的人有的患甲状腺肿,有的则不患甲状腺肿,使人想到遗传因素的可能。希腊大量研究证实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家族倾向。近年来日本学者在日本纪南地区调查发现甲状腺肿患者的家族阳性率12%。说明遗传不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因素,仅是促成因素。
四、营养因素:
蛋白质是合成和运输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物质。食物不足时出现的垂体前叶功能下降与切除动物的脑垂体后出现的垂体前叶功能减低极为相似。低量蛋白的食物喂养的大鼠显示TSH对TRH的反应加强,且外周T4转成T3减少。
相关检查:
环磷酸鸟苷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指数(FT3I)就诊科室:
内科 内分泌科发病部位:
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