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纤维胃镜检查:纤维胃镜具有镜身柔软,便于操作,病人痛苦少,比较安全,适应症广,没有盲区等特点。
2、腹部触诊:出现压痛时,手指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果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受到炎症累及的征象,见于腹内脏器病变累及邻近腹膜。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费用 | 临床意义 |
纤维胃镜检查 | 正常食管粘膜呈淡红色、淡黄色或淡黄白色,无光泽。正常食管粘膜有比较明显的毛细血管网。在食管、胃的连接部,淡红色的食管粘膜与桔红色的胃粘膜有明显的分界线,两者互相交错,...详情>> | 50-100元 | (1)食管炎:一般在内窥镜下将食管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 (2)食管溃疡:糜烂是指食管粘膜有上皮组织缺损。如果病变达粘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称溃疡。 (3)食管静脉曲张:多见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所致。少见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而形成。食管静脉曲张在内窥镜下呈蓝色或青色,形态呈蛇形或半球形,沿食管长轴分布。 (4)食管癌:食管癌是最常见的食管疾病。大约占内窥镜诊断食管疾病的49.3%。 (5)胃溃疡:胃溃疡及其愈合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在胃镜下的表现有相当大的变异。胃溃疡基本形态的特点是粘膜缺损,溃疡底部盖有白色苔,边缘有水肿、充血等炎性反应,并可出现向溃疡集中的粘膜皱壁。 (6)胃癌:胃镜检查对胃癌的诊断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它一方面可以发现早期胃癌,同时又能鉴别良性和恶性溃疡。它也可以确定胃癌的类型,并可追踪观察癌前病变。 (7)十二指肠炎:在内窥镜检查时可见粘膜充血、水肿、粗糙不平,点状出血、淤点或淤斑,点状或者斑片状糜烂,粘膜可见血管显露或者是粗大皱襞及结节。 (8)十二指肠溃疡:胃镜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有较大的价值。 详情>> |
腹部外形触诊 | 正常人腹壁有一定张力,但触之柔软,较易压陷,称腹壁柔软。正常腹部触压时没有疼痛感。 详情>> | 10~20元 | 异常结果 1.腹壁紧张度 (1)局限性腹壁紧张见于炎症波及局部腹膜。 (2)普遍性腹壁紧张 1)板状腹见于弥漫性腹膜炎,由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 2)揉面感见于干性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 2.压痛和反跳痛压痛来自于腹壁或腹腔内病变,对病变部位具有提示作用。 需要检查的人群:常规体检项目,腹部异常者。 详情>> |
腹部叩诊 | 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叩诊均为鼓音。 详情>> | 10~20元 | 异常结果
叩诊其主要作用在于了解某些脏器的大小、部位和叩痛,胃与膀胱的扩大程度,胃肠道充气情况,腹腔内有无积气、积液和包块等。 异常浊音区或鼓音区的部位、大小及其随体位而改变的情况;脏器或肿块境界、大小的确定。另外,还可以验证和补充视诊和触诊所得的结果。 |
腹部CT | 正常CT表现: CT图像为腹部某一横断图像,须根据各脏器的解剖部位进行扫描。 (一)肝脏: CT可显示肝脏轮廓、大小、密度和内部结...详情>> | 50~100元/次 | 胰腺为腹膜后脏器,是普通X线检出的难点。CT可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故诊断准确性高。 (一)胰腺癌: 直接征象为肿块或胰腺局部增大,等密度多见,少数为低密度。间接征象为胰管因肿瘤浸润和压迫所致远侧扩张,如主胰管和胆总管同时扩张,则显示双管征。如胰腺癌扩散,浸润周围脂肪层而致轮廓模糊。淋巴转移使胰腺及大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肝转移和腹膜后转移可引起腹水征。 (二)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肿大、变形和边缘模糊。慢性胰腺炎显示胰腺萎缩萎缩或增大、变形、钙化和假性囊肿。 肾脏疾病: (一)肾囊肿: 多发生在肾实质内,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CT值为6-18H。 (二)肾细胞癌: CT表现肾实质内有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其中常见到钙斑。癌瘤转移至主动脉淋巴结时,CT易于显示。 (三)肾盂癌: 多为移行细胞癌,主要CT表现为肾盂内肿块,约50%的患者有肾盂积水。 肾上腺肿瘤: 由肾上腺皮质和髓质衍生而来。CT可检出小至5mm肿块……肾上腺边缘平直和向外凸时要高度怀疑肿瘤存在。 其他: 腹内其他器官,如膀胱、前列腺、女性内生殖器肿瘤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均可由CT检出确诊。 需要检查的人群腹腔脏器病变、损伤的患者。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