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溃疡的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溃疡形成、参考病因和病史大体上可作出初步诊断。
2、刮片做细菌染色、培养,有助于明确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诊断比较困难,一般应从下列三方面着手。
1、病史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进一步作病原体检查。
①农村患者,起病前有稻谷等农业外伤史,或角膜炎史,或挑除异物史。
②较长时间滴用或球结膜下注射多种抗生素而溃疡未能控制者。
2、症状及体征
①常伴有前方积脓的白色、黄白色或灰白色溃疡,其发展程度与病程对比,相对为慢性者。
②眼部刺激症状与溃疡大小对比,相对为轻微者。
3、病原
①溃疡坏死组织进行刮片检查,可找到真菌菌丝;将刮片接种于真菌培养基上,可有真菌生长。
②细胞培养一般阴性,或仅有杂菌生长。
真菌的检查方法:取溃疡面坏死组织进行涂片检查,如能找到真菌菌丝,或取坏死组织进行培养,而有真菌生长,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采取标本方法是先滴表面麻醉剂,然后用尖头小刀片在浸润致密处刮取直径0.5毫米溃疡部坏死组织一小块,作为标本。一般先做氢氮氧化钾涂片检查,如果尚有标本可取,可同时作真菌培养。有时,一次以兔过多损伤瞳孔区角膜,切勿在溃疡深处采取标本,以防溃疡穿孔。
刮取标本时,有时已能在真菌性与细菌性之间作出初步鉴别。一般说来,真菌性溃疡面的坏死组织呈“苔垢”或“牙膏”样,质地疏松,缺少粘性;而细菌性溃疡面的坏死组织呈“胶冻”样,富于粘性。
⑴真菌涂片法 取溃疡面坏死组织一小块置于玻片上,滴5%氢氧化钾溶液一小滴于其上,覆以盖玻片,略加轻压。用高倍显微镜检查,即可检得真菌菌丝。多者常满布视野,但少量菌丝则需仔细检查才能发现。涂片阳性,一般即可确定诊断。标本需当时检查,不能保存。
⑵真菌培养法 取坏死组织一小块,置于固体土豆或沙氏培养基斜面上。如能同时接种在几个培养基上,则有助于提高培养阳性率。放在摄氏37度温箱内,每日观察。接种次日起即有真菌生物可能。如果一周后尚未见生长,即为阳性。培养法可以观察真菌菌落的形态、色泽,在显微镜下检查菌丝、孢子等,以鉴别菌咱,保存菌种以及作药物敏感度试验。培养的阳性率一般涂片为低。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费用 | 临床意义 |
Cochet和Bonnet氏角膜知觉测量计 | 知觉和不知觉相差不大于5毫米为正常。如30毫米不知觉,15毫米始知觉则为知觉减退。可先试角膜中央,后试周边部或其它部位。 详情>> | 30~50元/次 | 异常结果树枝状角膜炎是角膜知觉减退最常见的局部原因之一,带状疱疹也是角膜知觉减退的原因之一。 需要检查的人群角膜溃疡患者。 详情>> |
角膜显微镜 | 异常范围常见的致病真菌为曲霉菌,其次为镰刀菌。由于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发展缓慢,常被误诊,形成 角膜溃疡 后,溃疡表面呈牙膏样或舌苔样外观为其特征。如无此症状属于正常。 详情>> | 10~30元/次 | 异常结果角膜侵润灶呈白色或灰色,致密,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溃疡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环。有时在角膜病灶旁可见伪足或卫星样侵润灶,病灶后可有斑块状纤维脓性沉着物。前房积脓,呈灰白色,粘稠或呈糊状。真菌穿透性强,进入前房或角膜穿破时易引起真菌性眼内炎。 需要检查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患者。 详情>> |
角膜荧光素染色 | 与结膜相接触,泪液呈黄绿色,角膜损伤处染色。 详情>> | 10~30元/次 | 结果角膜、结膜破损处有嫩绿色着色,上皮完整处不染色。如有角膜瘘,点荧光素后作轻压眼球,可见角膜表面布满黄绿色荧光素,而在瘘管处则有液体流出,状如清泉外流。 需要检查的人群角膜、结膜上皮损伤或有溃疡患者。 详情>> |
角膜照影法 | 病变范围多位于下1/3的角膜。初期角膜及结膜上皮干燥、粗糙,暴露部位的结膜 充血 、肥厚,角膜上皮逐渐由点状糜烂融合成大片的上皮缺损,新生血管形成。 继发感染 时,出...详情>> | 10~30元/次 | 异常结果由于角膜表面的暴露,泪液蒸发过速,角膜上皮干燥、模糊、坏死、脱落、溃疡或角膜上皮角质变性,伴有基质浸润混浊。 需要检查的人群暴露性角膜炎患者。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