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确诊须病理检查。
临床表现
1.易感者与好发部位:病损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耳廓、手背等。男性患者皮损可发生于秃发处、耳廓和下唇,女性多见于前臂伸侧。
2.临床症状:损害为局限性呈棕红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边界鲜明,自针尖大至直径2cm以上,多数为数毫米数目不定。可略高出皮面,但无明显高起边缘。表面粗糙,可见角化性鳞屑。强行揭去鳞屑,可见下方的基面红润,凹凸不平,呈乳头状。有时皮损可呈角样突起,形成皮角病变发展缓慢,无自觉症状。皮损周围可有毛细血管扩张。
并发症
有20%可继发鳞癌。病损合并炎症、糜烂及溃疡时,为继发鳞癌的征兆。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确诊须病理检查。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费用 | 临床意义 |
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 | (1)活性测定(t-PA∶A,发色底物法之一)0.3IU/ml。 (2)活性测定(t-PA∶A发色底物法之二)1.9±0.7IU/ml。 ...详情>> | 10~100元 | (1)活性测定(t-PA∶A,发色底物法之一) ①肝坏死常伴有纤溶活性的异常,由于消除功能障碍,故t-PA∶A往往增高。但同时由于PAI的活性增强故t-PA的活性实际上是降低的。在DIC和伴有血栓形成倾向的疾病往往有t-PA活性减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PA活性减低。 ②先天性t-PA活性增强已有报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t-PA往往增高。 ③遗传性PA活性缺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表现为多发性静脉血栓形成。 (2)活性测定(t-PA∶A发色底物法之二) ①t-PA∶A增高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及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等。 ②t-PA∶A减低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抗原测定(t-PA∶Ag)ELISA法 ①t-PA含量随年龄、剧烈运动和应激反应而增高,静脉滞留导致t-PA含量增加。 ②先天性t-PA含量增高症。 ③高血脂、肥胖症、口服避孕药、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形成、缺血性中风等t-PA含量减低。 详情>> |
相关检查:
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发病部位:
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