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凝血
血管内凝血介绍
血管内凝血需做检查

血管内凝血的检查

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以急性为主,表现为严重广泛的出血。慢性的症状隐匿,以栓塞为主,症状可被原发病的症状掩盖,不一定有大量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表现为出血、休克、栓塞、溶血四个方面:

1.出血: 急性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大量广泛的出血,出血可随原发病变而不同,皮肤出血呈一处或多处的大片瘀斑或血肿产科意外有大量的阴道流血,在手术中发生时,伤口可渗血不止或血不凝固。在局部注射的部位则有针孔持续渗血。严重的病例也可有胃肠道、肺或泌尿道出血。特殊少见的暴发性紫癜多发生于感染,特别是儿童流行性脑膜炎的患者从皮肤紫癜可发展成界限清楚的紫黑色皮肤坏死及下肢坏疽,出血以两下肢及臀部为主。

2.微血管栓塞症状: 在慢性的病例中比较明显,如恶性肿瘤、血管瘤患者。器官内血栓以肺部及肾脏最常见,肾脏有血栓时常有腰痛、血尿蛋白尿少尿,甚至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栓塞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呼吸窘迫综合征。

3.低血压及休克: 见于严重的病例,休克的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比例。

4.溶血: 常较经微,一般不容易觉察。

建议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正常值 检查费用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PLT) (100~280)×10 9 /L。 男性:(108~273)×10 9 /L。 女性:(148~257)&tim...详情>> 5-10元

(1)生理变异健康人的血小板数比较稳定,在一日之间没有大的变动。亦无性别与年龄明显差别。有些妇女血小板可呈周期性(月经期)轻度下降。

(2)病理意义:

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内科疾患如胶原性疾患、脾功能亢进、尿毒症、肿瘤骨髓转移引起骨髓纤维化时可继发血小板减少。某些造血系统疾患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凡体内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粟粒结核等血小板也往往减少。

血小板显著增多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髓转移(有溶骨性变化时)。在脾切除手术后,血小板也能呈现一过性增多。此外,骨折、出血和手术后,血小板可反应性轻度增高。

详情>>
抗凝血酶Ⅲ活性和抗凝血酶Ⅲ抗原 抗凝血酶Ⅲ活性0.90~1.20(发光底物法)。 抗凝血酶Ⅲ抗原250~330mg/L(免疫比浊法)。 详情>> 100元

降低见于:

先天性和获得性抗凝血酶缺乏症,如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外科手术后、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疾病、肾小球疾病、静脉血栓形成等。

升高见于:

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出血期、单纯性紫癜、肾病尿毒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详情>>
收缩↑
血管内凝血可能的疾病
可能的疾病
伴随症状
就诊科室
血管内凝血相关问答
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
相关症状
好评医生

主治疾病:4

所在医院:4 4

主治疾病:2

所在医院:2 2

主治疾病:h

所在医院:h h

主治疾病:h

所在医院:h h

主治疾病:

所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