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寒战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故对发热病人须多方面调查分析,才能查明病因。一般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详细准确采集病史,注意年龄、发病季节、流行病史,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起病缓急,病种长短,热型和伴随的主要症状。
新生儿可有脱水热。婴幼儿于南方,夏季酷热时可发生暑热症。冬春季以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多见;夏秋季以急性肠炎、菌痢、乙型脑 炎、伤寒等较多见。传染病常有流行病学史,应仔细询问接触史等。小儿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等常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结核病、伤寒、血液病、风湿热、 暑热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起病稍缓,病程较长,常超过两周。败血症、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深部脓肿等呈弛张热;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为稽留热;疟疾多为间 歇热;白血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热型不一,无一定规律。热型,在尚未应抗生素、皮质激素等特殊药物治疗时,对发热的诊断非常重要,但对小婴儿、新 生儿诊断价值较小。
询问发热的同时要注意询问各系统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如呼吸道感染常有咳嗽、气急。消化道感染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泌尿系感染有尿频、尿急、 尿痛等。中枢神经疾患,多有呕吐、惊厥、昏迷等。发热伴黄疸常见肝脏的细菌或病毒性炎症,肿瘤;伴多汗者常见于结缔组织病,败血症等;伴寒战者多为细菌感 染如败血症,深部脓肿等。早期无特殊性明显临床表现和体征者,结合病史特点考虑伤寒、败血症、结核病等。
(二)全面仔细体格检查:检查要详细全面,结合病史及症状,再作深入检查。
口腔在不少发热患者中,常见有病理改变。如扁桃体炎可见扁桃体红肿或有脓性分泌性;疱疹性咽炎在咽部等处可见疱疹及溃疡;麻疹早期颊粘膜有科氏斑;白喉可见咽及扁桃体有白色假膜等。
注意皮疹的 分布与形态。全葡菌败血症、链球菌感染常见有猩红热样的皮疹;血液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皮肤可有出血点;风湿热可见环形红斑;病毒感染、 结缔组织病、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组织细胞增生症X、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及许多药物都可出现皮疹,但其形态和出现规律各异。
高热时精神状态良好者,常轻度感染。如嗜睡,精神萎靡,神志不清,有脑膜刺激征者,提示颅内感染。婴儿颅内感染早期,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但表现神志淡漠、嗜睡、烦躁不安、囟门紧张或饱满等,须警惕颅内感染。
肝脾肿大常见于白血病、结缔组织病、肝胆系统的炎症、伤寒、败血症、疟疾、肿瘤等。周身淋巴结肿大可见于血液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感染、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等。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应注意查找邻近部位有无炎性病灶。
(三)实验室检查:先作一般检查,根据一般性筛选结果,再决定进一步检查项目,尽量避免无目的“撒网”式检查。
血、尿、粪常见检查为筛选的首选项目。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多考虑为细菌性感染;减低者则偏重于病毒或杆菌感染。若怀疑败血症、肠道及 泌尿道感染,需分别送血、粪、尿培养。各种穿刺液除常规检查外,有时需送培养或涂片检查。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皮肤瘀点及脑脊液涂片检查可找到脑膜炎双 球菌,疟疾患儿血涂片可查找疟原虫,白喉伪膜涂片检查白喉杆菌。
必要时检查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等,有助于鉴别诊断。风湿热或类风湿病分别进行抗链球菌溶血素O或类风湿因子检 查。疑病毒感染有条件者,可行免疫学方面的早期快速诊断检查。免疫缺陷病致反复感染者可作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免疫与补体测定。血液病宜做骨髓像检查。怀 疑结核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怀疑胆道感染者作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查与培养,经常可获得有意义的结果。总之,可按病情需要进行有关检查,但需注意分析检查 结果时,要摒除由于取样或操作过程等误差与污染而致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四)X线及其它检查: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肺与胸部疾病的诊断。其它如恶性肿瘤,可根据部位选作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B型超声波、活体组织等检查,也属必要。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费用 | 临床意义 |
血常规 | 1、红细胞(RBC):男性为 4.0X10^12~5.5X10^12/L,女性为3.5X10^12~5.OX10^12/L。 2...详情>> | 20元 | 红细胞计数(RBC)(单位: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红细胞压积(HCT)(单位:%)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参考值;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单位:fL) 大于正常值,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小于正常值,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单位:%) 大于正常值,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的分类;小于正常值,比正常人的红细胞更整齐,临床意义不大。 详情>> |
痰液细菌涂片检查 | 无致病菌。 详情>> | 30-50元 |
1、肺炎双球菌见于葡萄球菌肺炎(肺炎球菌性肺炎)。 2、结核杆菌见于呼吸道结核病。 3、白色念珠菌见于肺念珠菌病、真菌感染性口炎(鹅口疮)。 详情>> |
尿常规 | pH5~7;比重(SG)1.015~1.025;蛋白质(PRO)阴性;葡萄糖(GLU)阴性;酮体(KET)阴性;胆红素(BIL)阴性;亚硝酸盐(NIT)阴性;白细胞(...详情>> | 3-15元/项 | 1.pH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 2.比重参见尿液一般性状检验。 3.蛋白质阳性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以及摄入药物(如奎宁)、磷酸盐、消毒剂。尿pH大于8时,尿蛋白检查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 4.葡萄糖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等。摄入强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服用维生素C超过500mg/L,可出现假阴性。 5.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妊娠剧吐者,以及摄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 6.胆红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疽。摄人酚噻嗪等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mg/L、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可出现假阴性。 7.尿胆原阳性见于溶血性或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时为阴性。摄入磺胺类药、维生素K、酚噻嗪等可出现假阳性。摄入亚硝酸盐、对氨基水杨酸可呈假阴性。 详情>> |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 正常人血液及骨髓中无菌生长。 详情>> | 70元/项 | 1.血液中可能感染的细菌血液及骨髓应是无细菌的,一旦检出细菌应视为菌血症,并应进行药敏试验。血液及骨髓中常见细菌主要有以下各类。 (1)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近年来尤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如MRSA)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亚急性心内膜炎常可检出α-溶血性链球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心包炎可由致病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厌氧球菌引起。 (2)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非发酵菌;伤寒、副伤寒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厌养培养可检出拟杆菌、梭杆菌等。 2.对于检出较少见的细菌,或与临床表现相差太大,不能确认为感染时,如属下列情况,应视为阳性。 (1)再次送检,严格无菌操作,如仍有相同细菌生长,应视为阳性。 (2)感染症状出现2~3周后,血中相应抗体滴度明显升高时,有重要意义,培养结果应视为阳性。 (3)必要时同时从不同部位两处采血,或静脉血与动脉血,检出同样细菌时,应视为阳性。 (4)血培养与痰、尿、脓液、胸、腹水的培养检出相同的病原菌。 (5)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临床上有菌血症的表现,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有效时。 3.有典型感染症而反复培养阴性时可能的原因及处理 (1)时机掌握不恰当,送检时血中有高浓度的抗生素。应避开高药浓度时间采血,或使用有抗生素吸附(中和)剂的培养基。 (2)可能为L型菌、厌氧菌、病毒感染等。应采用特殊培养法或补充其他检查手段。 (3)若疑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不应放弃寻找感染灶及病原,可连续数日送检血培养。 详情>> |
胆囊体积缩小 腹肌紧张 高热寒战 黄疸 ...
[详细]白细胞尿 白细胞增多 高热寒战 管型蛋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