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头痛
弥漫性头痛介绍
弥漫性头痛需做检查

1、脑脊液:颅内压增高,多为血性。未破入蛛网膜下腔的脑出血,脑脊液虽无血,但白细胞可稍高,蛋白亦稍高。

2、CT扫描:CT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高,为临床定性、定位及定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MRI扫描:MRI扫描对诊断后颅窝出血特别敏感,由于骨质伪影,后颅窝的病变在CT上往往显示不清,所以MRI显示脑干出血与小脑出血明显优于CT。

建议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正常值 检查费用 临床意义
颅脑CT检查 颅内无发生病变者,各项颅内检查数据正常。 详情>> 50-100元

异常结果

1、在头部外伤时CT是最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新鲜出血敏感性高,并能显示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继发脑疝等重要病变,也适宜诊断头颅骨折,尤其是凹陷骨折和颅底骨折。

2、可明确显示颅内肿瘤的数目部位、大小、轮廓密度、瘤内出血、钙化以及扩散程度定性诊断的可能性高达70%。

3、对脑血管疾病诊断准确,并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4、对颅脑损伤可分辨血肿的大小、形态、范围数目及其邻近脑组织压迫情况。诊断准确率可达98%以上,可作颅脑损伤的常规检查。

需要检查人群

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等症状患者。

详情>>
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 儿童:200~400mg/L。 成人:150~450mg/L。 详情>> 10-20元

异常结果

1、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不高,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蛋白增高程度不一,通常为1~5g/L。一般在症状出现后的一周末蛋白开始升高,在第三周末蛋白含量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可能是急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2、蛋白增高,蛋白含量常在0.8~2.5g/L,有的高达9.5g/L,是慢性感染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3、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正常或轻度升高,0.4g/L以下者38.8%,0.4~1.0g/L者45.7%,1.0g/L以上者15.5%,最高达到4.8g/L可确诊急性脊髓炎。

4、蛋白早期轻度升高,1周后增至1.0~1.5g/L,持续3~4周后逐步恢复正常。可能患有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5、蛋白定量每升数克至10余克,放置一旁可自行凝固,称自凝现象。一般阻塞越完全、阻塞时间越长、阻塞水平越低,蛋白含量就越高。肿瘤压迫性蛋白含量高,尤其是神经鞘瘤,其蛋白含量比其它肿瘤为高。是脊髓压迫症。

6、脑脊液透明或呈毛玻璃状,标本放置数小时后有白色纤维膜形成。蛋白含量中度升高,约1~2g/L,也有高达5.0g/L,可确诊结核性脑膜炎。

7、细胞数正常而蛋白含量高则较符合脑室内或脑表现肿瘤及神经鞘瘤。

8、蛋白含量高,这种情况在出血后2~3周仍可见到,是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9、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升高,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若有明显的升高,且无椎管梗阻,则提示神经根受累。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的人群。

详情>>
颅脑MRI检查 正常脑组织在mri像上,灰白质界限清楚,在t1wi上白质信号高于灰质,在t2wi上灰质信号高于白质,各脑叶,脑沟,脑裂,脑池及脑室形态自然,无变形及增大或缩小,各中线...详情>> 800-1200元

异常结果

mri平扫缺血性脑梗死表现为片状或扇形长t1。左侧额顶部白质区域见大片长T1长T2指状水肿,局部经胼胝体体部侵犯至对侧,T2WI上见水肿内类圆形病灶边缘呈稍低信号,并见附壁小结节,T1WI增强后见病灶壁呈“花环样”明显强化,中心未见明显强化表现,结合患者年龄,考虑高级胶质瘤可能性最大。

各种疾病需结合具体病症加以诊断。

需要检查的人群:老年人,脑部经常性疼痛的人群。

详情>>
展开↓
收缩↑
弥漫性头痛可能的疾病
可能的疾病
伴随症状
就诊科室
  • 垂体腺瘤
  • 鼻塞 闭经 不排卵 垂体功能减退 蝶鞍变...

    [详细]
  • 外科 神经外科
  • 颅内转移瘤
  • 癌性发热 表情淡漠 痴呆 定位体征 动眼...

    [详细]
  • 肿瘤科 肿瘤外科
弥漫性头痛相关问答
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
好评医生

主治疾病:1

所在医院:1 1

主治疾病:6

所在医院:6 6

主治疾病:h

所在医院:h h

主治疾病:h

所在医院:h h

主治疾病:

所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