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音听阈检查:纯音听阈是监测耳科疾病进程、评价疗效、选择防治—康复措施和评残、法医鉴定的依据。用标准的听力计作听力检查是现代普遍应用的、公认的能准确反映听灵敏度的检查方法。通过此项检查,可以检测出患者对声音的敏感程度。 耳内窥镜
2、耳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由体外经过耳道送入,对耳道鼓膜疾病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耳道、鼓膜凹陷、穿孔等,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或刷片,大大的提高了传导性耳聋的诊断准确率,并且可以检查助听器喇叭的腐蚀状况。
3、检查咽鼓管功能: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其功能同中耳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对研究中耳疾病的防治有其重要意义。通常有3种方法:
①捏鼻鼓气(Valsalva)法:嘱患者吸气后,以手指捏紧两侧鼻孔、闭嘴、用力由鼻呼气,即可使咽部空气冲入咽鼓管。
②气球吹张(Politzer)法:患者口中含水,以咽鼓管吹张皮球的橄榄头塞于患者一侧舁孔,以手指压紧另一侧前鼻孔,于咽水的同时,急压球体,空气可冲入咽鼓管内。
③导管吹张法:患者取坐位,清洁鼻腔分泌物后,将咽鼓管导管弯头向下沿鼻底徐徐插入,达鼻咽后壁时,再转向外侧90°,然后略向前拉,使导管越过隆突而滑入咽鼓管口处,固定导管,用吹张球经导管注入空气,同时以耳听诊管听音,以检查咽鼓管通畅与否。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费用 | 临床意义 |
耳部检查 | 1、语音测试:正常者耳语可在6m距离处听到。 2、表测试: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数字小表示听力好。 3、...详情>> | 10~30元 | 异常结果 1、语音测试:其耳语听到情况缩短至4m,表示轻度耳聋,1m为中度耳聋,短于1m者则为严重的以至完全性耳聋。 2、表测试: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数字大可能听力情况不好。 3、音叉检查结果的判断 a、传导性聋: 林纳试验, 气导<骨导(一)气导=骨导(+)。 韦伯试验: 偏向患耳或较重耳偏向健耳 或较轻耳 不定。 施瓦巴替试验: 延长(+)。 b、感音神经性聋: 林纳试验, 气导>骨导(均短于正常)(短+)。 韦伯试验: 或较轻耳。 施瓦巴替试验: 缩短(+)。 c、混合性聋: 林纳试验 (+)、(-)或(±)。 韦伯试验: 不定 施瓦巴替试验 缩短(+)。 3、 纯音听阈测试 a、传导性聋:骨导曲线正常或接近正常,气导曲线听力损失在30~60dB之间,一般低频听力损失较重。 b、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渐降型或陡降型,高频听力损失较重,骨导曲线与气导曲线接近或互相吻合。 c、混合性聋:骨导曲线下降,气导曲线又低于骨导曲线。 4、在电反应侧听 a、梅尼埃病的诊断“-SP”增高,使-SP/AP的比值大于正常范围的高限(≥0.4 或 =0.45),SP-AP复合波增宽,SP与AP极性相反,AP为负,SP为正。 b、感音性听力损失SP不易识别,CM阈值明显提高或最大刺激强度时依然引不出,CM的消失是感音性听力损失的重要特征。 c、神经性听力损失AP可以消失,CM却正常或大致正常。 d、听神经病出现优势-SP(SP/AP>0.4),-SP呈多峰形,SP-AP复合波波形增宽,AP幅度减低或消失。(SP为总和电位, AP为听神经复合电位) 5、咽鼓管检查中检查咽鼓管阻塞。 6、外耳道壁有异物,红肿,疖肿,狭窄等,耳廓畸形和压痛,鼓膜穿孔。 7、耳内涨感和堵塞感,听力减退或者耳鸣为中耳炎。 需要检查人群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炎患者,听力障碍患者,咽鼓管功能不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耳道炎,鼓膜穿孔患者。 详情>> |
耳的一般检查法 | 观察耳无任何异状。 详情>> | 10~20元 | 异常结果:外耳道壁有异物,红肿,疖肿,狭窄等,耳廓畸形和压痛,鼓膜穿孔。 需要检查人群:外耳道炎,鼓膜穿孔患者。 详情>> |
耳镜检查法 | 鼓膜处无穿孔或者脓液吸出。 详情>> | 100-120元 | 异常结果:鼓膜处有穿孔或者浓液吸出。 需要检查人群:鼓膜穿孔患者。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