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骨型破坏的CT表现:现为椎体内单发或多发骨溶解,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有的则为洞穴样、蜂窝样,多无硬化边,其内可见死骨片,典型表现为“巢蛋样”;可向周边穿破骨皮质。
碎骨片型破坏的CT表现:病变椎体塌陷,失去完整性成为多个骨质碎片,大小、形态各异,密度不一,碎骨片可侵入椎管硬膜外间隙及椎旁组织内或见于椎体附件和肋骨破坏区内。
骨膜下型破坏的CT表现:表现为椎体前缘呈虫蚀样或鼠咬样骨质破坏,可沿骨膜下和前纵韧带下向上、下累及邻近椎体,椎旁脓肿常较明显。
溶骨边缘硬化型的CT表现:表现为位于前半椎局限溶骨样破坏,形态不规则,有较明显的硬化边,未发现死骨,无明显椎旁脓肿或仅见椎旁软组织略肿胀。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费用 | 临床意义 |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 | a)比色法10.1~20U/gHb; b)荧光斑点法阴性。 详情>> | 15-30元 | 本试验可作为丙酮酸激酶缺陷的诊断试验。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降低,见于遗传性丙酮酸激酶缺陷症、某些获得性丙酮酸激酶缺陷(如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详情>> |
骨碱性磷酸酶 | 女性:1-12岁小于500U/L;大于15岁,40-150U/L; 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于750U/L;大于15岁,40-1...详情>> | 10-20元 | 异常结果: 1.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2.病理性升高: (1)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预防儿童缺乏维他命D佝偻病及监测佝偻病的治疗进程。 (2)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 (3)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3.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儿童一般要求检查,有相关疾病和症状的也可做检查。 详情>> |
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 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检测无异常。无特定正常范围。 详情>> | 300-500元 | 异常结果 1.骨关节及软组织肿块。2.骨关节肿瘤。3.骨关节损伤。 需要检查的人群 若出现肢体的疼痛与肿胀(或肿块)的部位一致、腰背痛、出现不明原因的肢痛、四肢软组织中出现肿胀、局部肿块、疼痛等症状时,请进行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详情>> |
相关检查: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就诊科室:
外科 骨外科发病部位:
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