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强直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1)腰痛、腰僵3个月以上,经休息不能缓解。
(2)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无明显外伤史、扭伤史。
(3)反复发作的膝关节或踝关节肿痛,关节积液,无明显外伤史、感染史。
(4)反复发作的跟骨结节肿痛或足跟痛。
(5)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无外伤史的胸部疼痛及束带感,胸廓活动受限。
(6)脊柱疼痛、僵硬感、甚至活动功能受限,无明显外伤史、扭伤史。
(7)双侧臀部及髋关节疼痛,无明显外伤史及劳损史。
(8)突然发生的脊柱及四肢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费用 | 临床意义 |
风湿病化验检查项目 | 一般呈阴性和在一定的范围内。 详情>> | 50-100元 | 异常结果: 1.血常规经自动化血液细胞分析仪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测,对许多疾病的诊治和用药有重要意义。某些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如红斑狼疮,疾病本身即可引起血象改变,如出现白细胞下降、贫血等。免疫抑制剂类抗风湿药物也可影响骨髓造血,出现白细胞下降等。因此,风湿病患者如果白细胞(WBC)<4×109/L,血小板(PLT)<70×109/L,血红蛋白(HBG)<60g/L时,均不宜使用抗风湿药物,而应及时就诊,寻找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2. 尿沉渣、尿常规肾脏是风湿免疫疾病损害的常见靶器官,完善尿沉渣、尿常规等检查是反映肾脏病变的最基本方法。 3.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肌酶学等生化检测可了解机体的一般功能状态,并据此判断是否适合抗风湿治疗;定期复查还能监测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4.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是反应风湿病病情活跃程度的常用指标。但是特异性不高,细菌感染、结核、贫血、肿瘤以及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引起ESR、CRP升高。ESR正常参考值男<15mm/1h,女<20mm/1h;CRP<8mg/L。 需要检查的人群:一般是患有类风湿病患者要求检查。 详情>> |
一般摄片检查 | 摄片图像上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详情>> | 30-50元 | 1.摄片能够观察肺部、胸膜、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四肢骨骼骨折和关节脱位。 2.可用于四肢软组织、食管及胃肠道的不透光异物的诊断。 3.腹部平片可以了解胃肠道穿孔后有无气腹存在,有无肠梗阻。 详情>> |
类风湿因子 | 正常人血清RF滴度<1∶20(胶乳凝集试验)。 IgG-RF<186U/ml、IgA-RF<261U/ml、IgM-RF<226U...详情>> | 30—60元/次 | 异常结果: (1)RA患者血清中高效价的RF存在并伴有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时,常提示预后不良。未经治疗的RA病人RF阳性率约为80%,胶乳法滴度常在1∶160以上,正常人中约有1%~4%呈弱阳性反应。 (2)各类Ig中,IgG-RF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炎症状密切相关;IgA-RF见于RA、硬皮病,Felty综合征和SLE,是RA临床活动性的一个指标,IgD-RF研究甚少;IgE-RF除RA病人外,也见于Felty综合征和青年型RA;IgM-RF的含量与RA的活动则无密切关系。 (3)在非RA患者中,RF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这些人以后发生RA者极少。 需要检查人群疑似有类风湿关节炎的群体。 详情>> |
类风湿因子(RF)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4ku/L或阴性。 散射比浊法<30IU/mL。 乳胶凝集法阴性(或滴度<1:20)。 ...详情>> | 30—60元/次 | 增高: 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慢性肝炎病人及老年人等也增高。 详情>> |
关节检查 | 关节无畸形,无无压痛、肿胀、痉挛、包块、血肿、波动、关节积液及擦声,无异常活动状况。 详情>> | 10~20元 | 异常结果 1.观察患部姿态、体位、颜色、注意有无畸形、且与对侧比较。有无创伤、窦道、疤痕、瘀斑及炎症,有无感染,有无分泌物,其性质与量的多少,例如关节有炎症时、关节常处于其关节腔容量最大且较舒适的体位。 2.测知局部温度(中指背面温度最敏感,较合宜),肌肉张力,软组织坚度,局部形状改变,注意有无压痛,肿胀,痉挛,包块,血肿,波动,关节积液及擦声.嘱患者以手指自行指出其疼痛点及范围(指痛试验).检查循环情况.患肢有无纵轴叩击痛及放射痛.用手捏起患部与对侧相对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时有无显著增厚。 3.测定主动及被动运动的范围,活动时有无疼痛,有无异常活动,肌痉挛,强直或挛缩,检查关节,肌腱及其周围组织,估计关节功能,肌力及恢复情况等。 4.度量及对比肢体长短、大小、轴线、关节动度、骨盆倾度、脊柱弧度、足弓高低等。检查时,两侧肢体须置于相同位置,同处度量。度量时,且须注意其他因素所引致的差别,如患病关节常较健侧为大,其附近肌肉消瘦常使肿大更显著,应予注意。 5.听诊有无摩擦音,弹响声,或滴嗒声,测定骨的传导音,一般肢体骨折后,传导音每有阻隔,当断端间嵌有软组织时,则传导骨震动的能力更差(Hueter征)。 需要检查的人群:关节有异常疼痛的人群。 详情>> |
类风湿相关核抗原(RANA)抗体 | 阴性。 详情>> | 20—60元/次 | 异常结果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NA抗体检出率和平均滴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和其它结缔组织病,在类风湿因子(RF)阳性和阴性的RA患者其RANA抗体的检出率与平均滴度十分接近,这些结果与国内外的结果相近。而EBVCA-IgA,EBVEA-IgG抗体检出率在鼻咽癌(NPC)患者显著高于其它疾病及正常人。同一患者不一定同时检出五种EBV抗体,但RANA抗体检出率与RA患者的病程无明显关系,在活动性RA中RANA抗体的平均滴度明显增高。同时检测的周围血T细胞亚类,发现在活动性RA患者中,T8细胞百分比下降,T〓/T〓比值上升,与正常人及稳定RA相比有显著差异。 需要检查人群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群体。 详情>> |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33抗体 | 阴性。 详情>> | 10~50元/项 | 抗RA33对RA诊断敏感性国内外结果不一,大多介于20%~40%之间,最高达61%,最低仅为6%。其特异性最初报道为99.6%。但后来研究表明在10%~40%的SLE等疾病也可检测到该抗体。抗RA33阳性有早期提示RA作用,AKA与抗RA33相关性较明显,二者结合可提高对RA诊断敏感性,也有助于早期诊断。RA33抗体与RF无相关,RF阴性者中RA33抗体阳性率为27%~45%。抗RA33阳性者病情较轻,但是否提示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尚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未用药RA病人抗RA33阳性率显著高于用药病人,提示慢性作用抗风湿药可能影响抗RA33阳性率。 其他风湿病抗RA33阳性率以SLE较高,为14.8%,均为女性。有报道该抗体阳性的SLE病人多有侵蚀性关节炎,皮肤受累则较少见。本组未发现该抗体与这些临床特征有相关性,但这些病人在血清学方面则与抗Sm、抗RNP、ANA显著相关。这有助于RA的鉴别诊断。因此,同时检测抗Sm、抗RNP、ANA等抗体,有助于鉴别抗RA33阳性的意义,提高对RA的特异性。 尽管RA33抗体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可能RA33与抗U1RNP抗体交叉反应),对其RA的诊断特异性出现了争论,但结合临床特点及有关其他实验室检查,如RA一般不具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所特有的高滴度U1RNP抗体,更不具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有的特异性双链DNA和Sm抗体。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关节炎均不出现RA33抗体。故至今仍认为RA33抗体是鉴别RA与其他关节炎的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详情>> |
相关检查:
风湿病化验检查项目一般摄片检查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RF)关节检查类风湿相关核抗原(RANA)抗体抗类风湿性关节炎33抗体就诊科室:
内科 风湿免疫科发病部位:
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