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发热、咳嗽、胸痛、心悸、气短、神经精神症状、瘙痒、皮疹、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四肢末端水肿等。最严重的是心内膜下血栓形成和纤维化,腱索纤维化,导致房室瓣反流,最终发生进行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探查可用于诊断和监测。来自心脏的栓塞、弥漫性脑病、周围神经病,特别是多发性单神经炎是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亦常受累,主要脏器累及者预后差。表现为血管性水肿者,心脏常不被累及,预后较好。
1.全身症状: 经常出现的全身症状包括疲乏、无力、肌痛、发热、皮疹、血管性水肿等。
2.肾外症状: 肾外器官受累症状。
(1)心肺受累症状:呼吸困难、充血性心力衰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X 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约2/3 病例有弥漫性间质浸润。
(2)80%患者肝脾肿大,15%出现肝功能异常。
(3)1/3 患者有神经症状,包括中枢性与外周性,如意识模糊、幻觉、精神失常、共济失调、构音不清等。进一步发展为轻度偏瘫或周围神经炎。
(4)25%~50%的患者有皮肤病变,常见为斑丘疹和荨麻疹。
3.肾脏受损害症状: 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尽管发生率很低,但可能危及生命。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费用 | 临床意义 |
嗜酸性粒细胞数 | 血细胞自动计数仪(50~300)×106/L (50~300/mm3)。 详情>> | 20元 |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 | 0.5%~5%绝对值为(0.05~0.5)x109/L。 详情>> | 20元 |
增高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皮肤病(如湿疹、天疱疮、银屑病等)、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何杰金病等。 |
血常规 | 1、红细胞(RBC):男性为 4.0X10^12~5.5X10^12/L,女性为3.5X10^12~5.OX10^12/L。 2...详情>> | 20元 | 红细胞计数(RBC)(单位: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红细胞压积(HCT)(单位:%)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参考值;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单位:fL) 大于正常值,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小于正常值,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单位:%) 大于正常值,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的分类;小于正常值,比正常人的红细胞更整齐,临床意义不大。 详情>> |
乏力 呼吸困难 呼吸音减弱 淋巴结肿大 ...
[详细]乏力 疲劳 气短 肾损害 嗜酸性粒细胞增...
[详细]低热 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 肺部...
[详细]相关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数就诊科室:
内科 血液科发病部位:
全身